如果在纸上写下一生中must go place,相信在许多人的清单中会出现“耶路撒冷”这个地方。古老而神秘的耶路撒冷,现代而创新的以色列,弹丸之国,却从古至今展现出无穷的惊世能量,这里就是我们此次创新探索之旅的目的地——以色列。
3月25日清晨,我们三拨人马分别从北京、上海、香港飞到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汇合,开始我们的创新游学之旅。
第一站:雅法古城
湛蓝的天空、碧蓝的地中海、黄色沙石的土耳其风格建筑,这里就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城市—YAFO雅法古城,也是特拉维夫城市的前身。如今的这座古城依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并且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们来此寻找创作的灵感,其中发现最为奇特的是一棵吊在铁罐里生长的无根橘子树,它意喻着漂泊几千年,无处扎根的犹太人极其顽强的生存力,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狭窄的古城小巷,尽头便是一览无遗的碧蓝地中海,站在雅法古城的城脚下,眺望远处现代的特拉维夫新城,有种一眼千年的感觉。
第二站:基布兹
3月26日,我们驱车来到了Kibbutz Magal,参加NETAFIM滴灌公司。基布兹,这个名字对我们非常陌生,但对于我们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来讲,它的意思可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基布兹的意思就是社会主义人民公社,现实中的乌托邦,大家共同劳作,平均分配。以色列目前有将近300个基布兹,公社的诞生源于19世纪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犹太人,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助下,回归以色列故土开疆扩土,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建立起来的自组织生存模式,而且基布兹还具有军事上的战略使命,它像明朝的军屯制一样,以色列开疆扩土到哪里,基布兹就驻守在哪里,所以以色列的边境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基布兹,自给自足,保卫国境。NETAFIM就是其中一家基布兹建立的高科技公司,也是我们熟知的以色列在沙漠严重缺水环境下,如何通过滴灌技术发展成为农业高科技国家的秘密所在。这回真见识了什么叫机械化种植、智能化操控的农业黑科技了,而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是以色列人民运用独特的思维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倒逼出来的产物,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基布兹享受了一顿人民公社的福利餐后,我们应邀前往市中心和《Make impossible to possible》的作者-以色列创新思维专家亚林.基摩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亚林先生为我们解读了为什么以色列是一个创新的国度?其核心正是他们的思维模式,犹太人善于通过不断地质疑让自己正确思考、深度思考,2个犹太人会有3个不同的想法。一个不会质疑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一个没有学生提出质疑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与东方文化中的顺从截然相反。以色列空军、8200部队、NETAFIM、Watergen、Pillcam等都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的困惑又来了,以色列这些成功的创新产品和公司为什么最后都以高价卖给了国外公司去经营,却不自我持续发展下去?同样是弹丸小国,新加坡甚至比以色列更小,却还有淡马锡,为什么以色列没有?… … 我们开始逐步进入犹太人的思维模式。
第三站:以色列大学、研究机构及孵化器
连续两天,我们一路走访了特拉维夫大学、魏茨曼研究院(相当于以色列中科院)、Taglit 创新中心和创投集团JVP,逐步深入了解以色列的创新机制,是什么让以色列的人均风险资本投资是美国的2.5倍,是什么让占全球人口0.4%的犹太人在基础科学和智能科技领域囊获24%的诺贝尔奖?追根究底还是他们善于质疑、善于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和无处不在的Chutzpah无所畏惧的精神,个人感觉有点和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类似。而又是什么样的历史和经历让犹太人形成了这样的特点,我们需要追本溯源去深入了解耶路撒冷3000年。
第四站:耶路撒冷
3月38日,我们终于到达了圣城耶路撒冷,当亲眼看到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的汇聚地耶路撒冷老城时,心情还是无比激动的,亲自站在圣殿山脚下犹太教的哭墙边祈祷、亲手摸到基督教圣墓大教堂耶稣从十字架放下躺过的那块石板、在夕阳下驻足观望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遥望圣殿山上的岩石金顶,想象着耶路撒冷3000年纷繁复杂的血泪争夺,犹太人几千年的流亡与回归,感受着圣城的历史凝重感… … 傍晚时分,当走到圣墓大教堂门前,隔壁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宣礼塔传出响亮的古兰经诵经声,经历几千年冲突的三大宗教竟只是一墙之隔,竟能如此超出想象的和平共处,着实太让人震撼了。
听说在每个犹太人的心中都有三个圣殿,第一圣殿是所罗门王在圣殿山上建立的,被古巴比伦人摧毁了;第二圣殿是犹太希律王在圣殿山上重建的,被罗马人摧毁了;而第三圣殿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国家,在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下,结束几千年流亡回归到上帝应许之地建立的属于犹太民族自己的国家。即使圣殿两次被毁,但是每个犹太人心中的圣殿永远都存在,那就是他们的犹太人身份,从未见过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那么地强调自己的身份,强调民族甚至血统的纯粹性。
走进以色列国家博物馆,世界前十大博物馆之一,亲眼看到了镇馆之宝-神秘的死海古卷,很惊奇,公元前7世纪的死海古卷,现在的每一个犹太人小学生都可以阅读,因为上面的希伯来文和今天的是一样的,而古卷上的内容和后世的圣经内容惊人的一致,是古人的惊世预言还是自然的代代传承,只能留给考古学家去告诉我们了。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二战中600万犹太人被大屠杀的现实一一震撼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特别是隔离区中、集中营中孩子们无辜的眼神,不忍直视。
也许正是犹太人几千年经历的多灾多难和坎坷造就了这个民族随着保持着警醒、保持着独立的思考、保持着民族的纯正性以证明自己随时随地的存在感。
第五站:伯利恒-巴勒斯坦地区
3月29日,我们将前往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可是没想到伯利恒原来是巴勒斯坦自治地区,我们的犹太人导游是不得进入的。汽车穿越长长的隔离墙,我们被隔离墙上丰富的图画吸引住了,特别是巴勒斯坦人民画的川普同志,真是太逗了,想不到争议地区人民还是很幽默的。只是我们一行人进行巴勒斯坦地区,心里还是有点怕怕,毕竟这里的安全系数要比以色列控制区低多了。
多元宗教的和平共处和大融合,在伯利恒再次让我们蒙圈了。一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耶稣、信仰伊斯兰教但不承认自己是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人,作为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属于基督教的耶稣诞生地—圣诞大教堂,而这座教堂是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联合管理的。但是见到圣母玛利亚生耶稣的那个马棚遗址时,还是非常激动的,原来都是画上看到的,这回可是亲自见、亲手摸过了这么神圣的地方,阿门。
第六站:死海
死海不死,相信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到了死海怎能不飘在海上呢,只是手上忘了拿本书做个标准pose了。我们都尝了一口死海的味道,那真是,齁死个人了。
第七站:海法
最后一天,我们悠闲的逛了逛北部的古港口城市—海法。海景美得令人窒息,特别是面朝大海的巴哈伊空中花园,这回又认识了一个新兴的宗教——巴哈伊教。海边的凯撒利亚是犹太希律王按罗马风格建造的超豪华宫殿,几千年前的那个海景房还依稀可见,都能想像得出那不是能用言语形容的豪华。而另一座十字军时期的阿克古城,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但保留的相当完整,令人想起了那部电影《天国王朝》。
以色列之旅,意犹未尽,这里有太多的历史让我们去研究,太多的故事让我们去挖掘,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犹太人的创新思维,Never stop asking questions, never stop thinking independently,找到我们人生的圣殿。